五一勞動節 勞動最美 致敬平凡!
世界很大,勞動很美,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美麗的理貨人,他們默默地堅守著崗位,做好進出口貨物交接的把關“衛士”,保證港口的正常運轉,他們用肩膀扛起責任,用雙手詮釋職責,用汗水為節日增添光彩。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通過鏡頭來感受勞動之美,同時也向每一位在崗位堅守的一線理貨工作者致敬!
他是“最美港航人”,是“廣州市技術創新能手”,同時也是廣東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的“領頭羊”,他就是信息技術部副經理(主持工作)謝樹鴻。他以“科技創新驅動公司發展,理貨工藝創新促進公司轉型升級”為目標,緊抓港口理貨行業痛點,積極研發港口理貨新技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2014年到2020年的2000多個日夜中,謝樹鴻帶領團隊爬上80多米高的設備上進行上萬次的實驗論證。在技術推進階段中,他不分晝夜加班加點,與技術人員討論業務流程,落實方案設計,優化系統功能,在不影響碼頭正常作業前提下,采用見縫插針方式抓緊推進智能理貨設備的安裝調試,最終成功研發出了集裝箱智能理貨技術,使廣州外理集裝箱智能理貨技術走在了全國理貨行業的前列。該技術打破了傳統理貨行業理貨員“站位盯箱、日曬雨淋、嚴寒酷暑”的人海戰術,開創了理貨行業智能理貨先河,促使理貨行業從“人員密集型”向“技術先進型”轉型升級。
南沙三期理貨部羅萬年(左一)
今年已經是南沙三期理貨中隊長羅萬年到外輪理貨公司工作的第16個年頭了,他已然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成長為一名技術嫻熟的資深智能理貨操作手。他以在理貨現場積累的經驗對智能理貨系統研發出謀獻策,不斷提出優化建議,使其更貼合理貨流程,提高理貨質量與效率。同時,他從不吝嗇于傳授操作經驗,積極履行“傳幫帶”制度,將系統相關的維護和操作技能傾囊相授,培育出多名優質理貨操作能手。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帶領理貨團隊始終堅守在一線,全力配合碼頭作業,理清數字,分清原殘工損,發送報文,確保貨物通關順暢。腳踏實地,專注提高是羅萬年的一貫工作目標,他常常說“要將日常工作作為自身事業去奮斗,要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確保理貨質量”。近年來他多次獲得先進個人稱號,2021年榮獲“十佳理貨員”稱號。
糧通理貨部 郭康明
年輕小伙郭康明是糧通理貨部一名普通理貨員。本職崗位業務技能扎實過硬,通過對日常工作中經驗的累計,郭康明業務水平不斷提高。面對難度較高的理貨任務,他勇于直面挑戰,克服現場作業環境困難,保證理貨數字準確,服務質量優質。在疫情防控期間,郭康明勇挑重擔,勇斗風險,積極報名為港口閉環人員,承擔了糧通理貨部需登輪作業的理貨工作,包括查驗封條號、驗殘拍照記錄、核對艙內貨物,監督工人分票打碼裝卸等,為防疫、生產“兩統籌”、“雙不誤”貢獻力量。
周永潮,作為智能理貨開拓者之一,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十年磨一劍,默默地耕耘和付出,他刻苦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努力考取各種技術證書,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推動智能理貨技術邁向更高的臺階。作為維護智能理貨系統的技術人員,他需要時刻待命搶險修復系統,在每次的搶險任務中他總是能沉著冷靜、從容不迫,迅速找到解決辦法,這得益于他多年來在公司智能理貨建設過程中突擊處理大大小小問題的經驗。周永潮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沖鋒在前,敢于擔當,值得我們學習!
黃埔理貨部 徐維揚
在黃埔老港碼頭,經常出現一位年輕帥氣的小伙子,冒著汗水,爬上橋吊、鉆進機房,他就是徐維楊。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他經常隨叫隨到,不怕臟,不怕累,任勞任怨,用青春和熱情,守護著智能理貨系統,保證港口作業的順利。他工作認真負責,熱情好學,刻苦鉆研智能理貨知識,積極為廣州港的智能理貨、智慧港口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南沙三期巾幗文明崗成員 劉麗莉
劉麗莉,是南沙三期智能理貨應用操作組組長,也是巾幗文明崗成員。她在崗位上認真負責開展人工智能理貨作業,保證理貨質量;同時她不斷分析總結人工智能理貨系統的問題、不足,為理貨系統優化提出合理化建議,助力人工智能理貨系統不斷完善。她以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努力,建功立業、成就非凡業績,為智能理貨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劉麗莉在日常還不斷加強技術學習,參加各項知識競賽,開拓創新思維,在2021年獲得“十佳理貨員”稱號。在公司改革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劉麗莉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貢獻自己的力量,承擔各項“急、難、險、重”工作任務,從未抱怨,巾幗不讓須眉。
在一線堅守奮斗的理貨人還有很多,他們的名字各不相同,他們的崗位各有千秋,但他們同樣閃耀著最美的光芒。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向每一位勞動者致敬?。ㄍ廨喞碡?/span> 徐怡慧)